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管理多个项目:项目管理真正的
解读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两
浅谈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
我国建筑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战
企业发展的项目管理人才战略
论现代企业管理中项目管理与企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企业战略引导下的技术创新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持续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24 21:18:52
,建设部(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当前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技术为我们描绘了具有无限想象力的科技发展空间,我国BIM技术还处在研究和应用的初级阶段,BIM技术的推广是建筑业的一场技术革命。住建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把BIM作为支撑行业产业的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提出以建筑企业信息系统、专项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标准为发展重点,并对施工类企业信息技术的研发提出了要求,例如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等。因此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已是建筑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前建筑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建筑业的科技创新虽然具有良好的政策氛围和远广的发展前景,但发展不平衡,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

  ——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机构少,机构组织不健全。有数据显示全国仍有6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以建筑大省浙江省为例,虽已有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48家省级技术中心,但几乎集中在特级企业中。一级企业设立市级技术中心的个数不足企业总量的20%。有些机构由于组织、经费、课题不落实,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企业缺乏投资能力、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科技的投入上相比差距巨大。如日本大成建设对科研的投入占销售额的1%;与住建部对企业资质提出的要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在科研上的投资能力,以我公司为例,虽然近几年施工规模得到较快发展,但2009年至2011年平均产值利润率为1%左右,难以在科技创新上作出更大的投入。

  ——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奇缺。据有关报纸报道,我国大中型建筑企业从事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员不足从业人员的1%,大多数施工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研发人员。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及施工企业现有经营模式下的分配机制,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在企业中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加上建筑科技成果往往是多专业协作的集成,由于项目的单件性和施工区域的离散性,科技创新成果非研发人员单独能完成,造成企业难以招聘和留住高级专业人才。

  ——建筑市场竞争机制缺乏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施工招投标以低价中标,工程造价构成中没有新技术因素,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在经济上得到回报,这一方面削弱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引导施工企业在低层次上竞争,冲击和动摇了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理念。

  ——工程设计尚未成为建筑业科技创新的领先者。由于建筑科技创新往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因此建筑技术创新应以工程设计领先。但目前量大面广的工程设计尚未全面深入贯彻10项新技术和体现建筑科技创新要求,使建筑业企业缺少科技创新需要和动因。

  如何解决建筑业科技创新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一是加大建筑业科技创新的宣传,大力培育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企业高层人员的创新意识。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三是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设计企业在建筑科技创新中的领先作用,提高工程招投标的技术含量,改善在工程造价上的政策支持。四是建立行业人才支撑体系,改善建筑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企业与院校和政府共建人力资源的社会化平台。五是充分运用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首先是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者的奖励。

  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是主要途径

  目前建筑业已完成粗放型的规模扩张,企业要持续发展,应该也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赢得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所在。支撑企业发展的资金和技术能力,最关键的核心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因为科技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并不断保持发展的活力源泉。因此我们建筑企业应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前进,以科技创新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面对当前建筑业发展新形势,我们建筑企业亟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

  ——创建和完善企业科研平台,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投入。积极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全面规划企业科技发展计划。与地方高等院校、工程设计企业联合,认真组织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以高端工程为载体,会同建设、设计单位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工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地建设。通过示范效应,指导和推动工程项目在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研发,构筑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以工法与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