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公路工程设计阶段中造价控制的几点措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27 9:29:37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投资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系统工程,如何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有效的进行项目管理从而减少投资,节约成本,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建设项目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外研究表明: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度约为75%~9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是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工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投资的大小,合理、优质、高效的设计方案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工程造价控制应从设计阶段这一源头关键抓起,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地质勘察工作

  地质勘察数据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基础,地质勘察资料一旦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有可能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程变更,如:桥梁桩基加长、桩基形式改变、涵洞地点移位、边坡防护形式改变等等。有时可能导致施工方案的改变、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彻底变更。这样,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变更,不但增加工程成本,延误工期,而且造成进场材料浪费,机械设备停工等情况。地质勘察越准确,在其基础上所做的设计方案就越合理可靠,施工过程中产生变更的机率就越小。

  二、加强设计前期的实地考察

  要重视设计前期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加强公路沿线实地考察,充分调查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情况,特别要注意公路建设对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方面的影响。这往往是公路工程设计者容易忽视的问题。设计前应充分考虑涵洞、天桥、农灌沟渠位置的选定,如果设计不当,就会给当地群众带来不便,一旦工程开工建设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造成工程变更、返工浪费,甚至会出现群众堵工等不和谐的情况。

  三、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

  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如果设计方案没有特殊要求,应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以便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施工模板的种类,提高模板的利用率;尽量采用熟悉的材料,熟练的施工工艺,便于项目管理,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工期,节约建设成本。

  四、合理划分施工合同段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划分成若干个合同段进行招投标,科学、合理地划分施工合同段同样与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合同段划分是否合理,关系着每个标段内的资源是否能有效利用。不合理的划分合同段有可能造成的情况有:有的合同段缺少填料,而相邻合同段却在大量弃方;有的合同段缺少片石需外处购买,而相邻合同段的片石量供大于求;有的合同段桥梁工程量多而路基长度过短,使得预制梁场及存梁地点都受到制约,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预制梁场的建设由于方案变更或其他因素影响,就会导致桥梁工程制梁、架梁进度滞后,拖延工期,增加成本。可见,施工合同段的划分应科学、合理,要尽量保证能够充分利用本段内资源,资源的分配务必合理,避免浪费,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五、引进设计咨询及设计监理

  公路工程设计阶段如果引进设计咨询及设计监理参与进来,多方参与就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能为设计工作出谋化策,能优化设计方案,确定成熟的施工工艺,减少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方案性变化的发生,从而节约工程造价。

  六、建立设计单位惩罚机制

  有的设计单位承担大量的设计任务,人员严重不足,盲目赶工;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设计经验不足,设计变更随心所欲,使得设计水平降低,设计方案明显不合理,造成工程投资增大。为防止此类情况,应该建立对设计单位的惩罚机制,对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变更费用增加、工程费用索赔的情况,应相应地给予设计单位一定比例的处罚,迫使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水平,提高经济意识。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逐步实现以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把节约投资的理念融入公路工程设计中,从整体上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尹贻林,中国计划出版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