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断裂对广州地铁工程施工的影响及勘察对策
作者:吴辉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14 17:13:31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勘察中野外观测应用较少; 物探方法较多应用于前期的线路 ( 网) 规划工作。这里结合清泉街断裂、广三断裂和广从断裂勘察等三个实例进行说明。

  ( 1) 确定勘察实施方案。具体以广从断裂专题勘察为例简介方案如下:

  方案以岩土工程勘察为主, 活动性评价为辅;采用勘探、抽水试验、岩矿鉴定和取样做岩土热释光试验等多种方法, 主要查明断裂 ( 线路部位)位置、产状、规模、主断裂面特征和富水程度。

  布孔原则: 于初步推断断裂位置布置垂直断裂走向的若干条勘探线, 组成网格布孔方式 (切忌平铺) 。首先在线路旁侧布孔一排, 以结合线路工点详勘工作; 其次在两侧布两排孔进行追索, 以详细查明断裂带的主要特征。基于三点确定一个面的原理, 每个断裂面应有三个钻孔揭露, 才能查明产状。设计钻孔详见钻孔平面图 (图 1)。

  

  此外, 抽水试验宜布置多孔抽水, 但限于工程费用和工期, 一般仅于每个断裂破碎带布设一个 (GC- 16) 。抽水试验进水段应据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钻孔岩芯断裂破碎带和上、下盘围岩破碎段来综合确定。

  (2) 勘探实施和过程控制。由于布孔时断裂位置是推测的, 因此应据现场最新揭露到的地质情况, 对孔位、孔深以及钻孔数量进行调整, 以达到投入最少工作量又能完成勘察任务的目的。简洁地说, 就是采用了方案指导, 现场调整的原则 (包括孔数、孔位和孔深的调整) ; 钻探按先内排 ( 近线路) 后外排的顺序。过程控制还包括提高钻孔岩芯采取率, 可通过控制回次进尺和采用双重、多重岩芯管等措施来解决。广从断裂勘察主要钻孔的施工顺序为 GC—13、16、14、18、15。通过现场勘察、多方讨论审查, 本次勘察钻探孔、抽水孔布置合理, 勘探有序, 取样及时, 成果明显。

  ( 3) 应用多种方法手段确定断层。断层的识别可通过地貌、构造、地层标志和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以及岩相与厚度的急变等方法。通过区域地质和前期资料初推断裂位置后, 在专题勘察中,一般通过钻探来揭示这些断层活动的特征。当任何线状或面状地质体, 如地层、岩脉、片理或相带等沿走向突然中断或被错移, 则直接标志着断层的存在; 而断层活动引起的构造强化, 如构造透镜体、挤压破碎现象和各种擦痕, 也是识别的重要依据, 如广三断裂勘察, 从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看到 K2S1 含砾砂岩层分布的中断, 且发现破碎带内钻孔岩芯见来自两种不同岩层角砾的相互交错以及两期次不同颜色的英安斑岩呈脉状并存等现象, 找到了断裂发育的明显证据。当岩相变异或矿化作用不显著时, 光靠常规手段无法正确清晰判别, 则应采样进行岩矿鉴定, 如广从断裂勘察 GC—2 号孔, 在现场无法判断关键岩段归类于浅变质岩还是混合岩, 经岩矿鉴定成果为 T3X泥岩和 Z 石英岩、片岩, 从而推断出广从断裂的断裂面位置; GC—18 号孔取样作岩矿鉴定, 判断岩芯属于动力变质作用引起的, 从而有效辅助推断出广从断裂的主断裂面位置 (见图 2)。

  

  断层位置确定后, 其规模、产状以及破碎胶结等特征就可迎刃而解。

  (4) 断裂破碎含水带抽水试验成果分析。由于破碎带 ( 含上、下盘破碎围岩) 介质不均, 且基坑施工一般为分段开挖、衬砌, 故其渗透系数的提供和涌水量的预测在评价勘察范围地下水富水程度时是非常重要的。开挖遇断裂或溶洞时, 地下水往往呈集中涌出 (即突水现象)。

  从目前地质勘察和土建施工资料 ( 具体见表1) 可知, 断裂破碎带的导水性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力学性质, 还受围岩性质控制, 如虽均具张性特征, 可透水、富水部位多见于围岩为脆性岩或两种软硬岩交界处, 尤其多见于灰岩区; 也可以看出勘察成果和土建施工所揭示情况基本一致, 如清泉街断裂基坑涌水量预测也是较合理可靠的。此外广从断裂同永区间段局部地段可能富水, 今后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防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