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张杨路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与变形性状实测研究
作者:张志勇 杜…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7 22:00:36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4.1 西侧墙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图3为西侧I01处墙体水平位移的变化曲线,表1为该处墙体水平变形特征值。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施工区因为东方路车站原西风井结构的存在,影响到坑内高压旋喷施工,因此,在旋喷施工前已将结构凿除,即坑内开挖至地下8m,并已安装两道支撑,与此同时,坑外再进行盾构进出洞土体高压旋喷加固施工(加固深度为地下-11.0~-23.5m);然后进行坑内旋喷施工,待土体达到养护龄期后进行开挖、支撑与结构施工。从图3中可以看出:

  

  (1)坑外旋喷加固对坑内部分卸载的地下墙墙体水平变形影响很大,坑外旋喷期间,最大变形达25.06mm,已达到控制变形目标的78.3%,无疑增加了后续工序的施工难度,比如调整坑内旋喷加固的桩位布置和施工顺序、增加钢支撑的预应力(下二道及以下各道钢支撑的预应力为设计轴力的80%,甚至100%)等等;

  (2) 坑内旋喷施工时及下二道钢支撑复加轴力使得墙体变形减小5.39mm,减小幅度21.5%;

  (3) 最大值并不随开挖面的下移而有规律的下移,最大值出现在地下10.5m~16m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坑外土体(-11.0m~23.5m)加固后强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以上),其自立性提高,对地下墙的土压力减小;

  (4) 结构施工期间尤其是底板浇注后地下墙的水平变形很小,平均变形速率为0.08mm/d,已经稳定。

  表1 I01处墙体水平变形特征值一览表

  

  4.2 东侧墙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图4为第五施工区I9处墙体水平变形曲线,表2列出了I9处水平变形特征值。从图2和表2可以看出;

  

  图4 I9处墙体水平变形实测曲线

  (1) 墙体水平变形最大值为16.55mm,出现深度为地下17m处,在开挖面上3.8m,这与以往观测到的最大值在开挖面下2m左右的规律不同,可能是因为开挖面下土体强度本身已很高(⑤2,⑥,⑦层土,三层土的c,值分别为19kPa,19°,8kPa,31°,41kPa和22°),并且经过加固,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大提高;

  (2) 开挖与支撑阶段的变形占总体变形的80.3%,尤其是下六层的开挖与支撑阶段,变形占总体变形量的30.8%,结构施工阶段不到20%;

  (3) 变形在底板浇筑后即趋于稳定,日均变化量已经小于0.1mm/d。

  表2 I9处墙体水平变形特征值一览表

  

  (1) 开挖与支撑阶段墙体水平变形最大值为11.35mm,出现深度为地下18m处,在开挖面上2.8m,其原因同上;

  (2) 开挖与支撑阶段的变形占总体变形的96.1%,尤其是下七层的开挖与支撑阶段,变形占总体变形量的23.8%,结构施工阶段仅占4.9%,而且底板浇筑后墙体水平变形减小了1.13mm;

  (3) 变形在底板浇筑后即趋于稳定,日均变化量已经小于0.1mm/d。

  需要说明的是,I9和I15两处墙体处于基坑同一开挖剖面上,而其水平位移最大值不完全一样,北侧 (I9)最大值为15.64mm,而南侧(I15)最大值为11.52mm,北侧比南侧大35.8%,这可能与北侧土压力较南侧土压力大有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