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8 23:29:5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计划,应当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人员制定和控制,许多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基层业务部门并不参加预算的编制过程,这就进一步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预算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即便预算不脱离实际,没有基层业务人员的参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四、企业有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企业集团要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科学的理念,即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使企业资源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先进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式管理、系统管理、战略管理、权力规制管理,具有全面约束控制的能力。预算管理的核心就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动进行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是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应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手段,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管理行为,必须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进行组织和指挥,由各级业务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来编制并执行预算。对企业来说,重点不在于企业有无预算管理制度,而在于预算管理能否有效实施和落实。

  (二)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实现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对接

  要实现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对接,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企业战略必须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间的连接关系必须是清晰的。它要求企业战略能演绎出子公司竞争战略和总部资源分配战略,同时能对下属于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体制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具体表现在:企业战略决定年度预算导向和预算主指标,企业战略决定年度预算目标,企业战略确定预算控制边界。简言之,企业战略与预算间应是一种互动关系。战略决定预算,预算支持和修正战略。

  (三)采用联合确定基数法解决全面预算松弛问题

  人是全面预算的制定者、全面预算信息的利用者、全面预算的执行者,也是全面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贯彻“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的理念,让员工从价值观念上减少预算松弛的做法。当然,解决预算松弛的根本途径还必须针对全面预算制定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过分强调本单位或部门利益等根源性问题。最近国内杭州商学院院长胡祖光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确定预算目标基数的“联合确定基数法”博弈理论模型,即将编制全面预算的基数纳入一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程序,使得代理人自动把其实际生产能力或资源耗用量和盘托出,使自报数刚好等于实际数,才能获得最高业绩奖励。从实践上看,“联合确定基数法”在一些企业应用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解决预算松弛、提高全面预算指标有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全面预算编制实行刚性控制(紧控制)与柔性控制(松控制或超越预算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四)使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节约成本费用

  企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该考虑采用新的、行之有效的预算编制办法。如零基预算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零基预算的方法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织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零基预算的优点有:既能压缩费用的开支,又能切实做到有限的费用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成本、费用预算核定不受过去老条例的制约,能够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促进各预算责任中心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合理使用资金、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零基预算法最符合效益最大、费用最少的原则。

  (五)建立健全企业多层级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多层级的法人架构必然要求建立相互关联的多层级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多层级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具体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及下属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工作组,3者各司其职,互相协作,互相监督,共同完成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其中,股东大会是权力机构,负责预算的审批;董事会及下属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审查批准整个公司的预算方案,协调预算的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预算工作组是日常管理和决策执行组织;各责任中心则是具体预算的执行机构。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分别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查批准本企业预算方案,并协调预算的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依此类推,直至公司内所有层级的法人企业都设立相应的全面预算机构。

  参考文献:

  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